一百五十二章 变法(一)-《我真的是影帝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公元前362年,周显王七年。

    卫声公去世,其子卫速即位为卫成侯。

    燕桓公去世,其子即位为燕文公。

    秦献公去世,其子嬴渠梁即位为秦孝公。

    一个辉煌的大世缓缓拉开了帷幕。

    ..............

    秦都栎阳的公殿内,新君嬴渠梁站在上首台阶之上,面对着秦国的世族名臣甘龙,一脸真诚的说道:

    “上大夫,公父继位之前,我秦国以经四代乱政,财富与土地都已全部流失,二十三年来,年年有战,府库已无一点钱粮,牧场也无战马可征,兵器以断铜铁原料,成军人口大为减少。”

    “河西尽失,函关易手,此等形势,已到我秦国危急存亡之时。”

    “然公父继位之后,推行新政,废除人殉,迁都栎阳,实施初行为市,扭转了我秦国物质匮乏,国家疲弱的局面,这不正说明了变法之效,利国利民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公父推行新政之时,您曾长期主持新政推行,切身感受过新政之效,现如今公父以薨,然新政不可止,更应该坚持新政。”

    年约四十岁上下的甘龙抚须思考了一会,犹豫着说道:“君上所言并无误,献公新政确实为强秦之政。”

    秦孝公抚掌而笑:“哈哈,既然如此,渠梁手书了一封求贤之令,还请上大夫一阅。”

    甘龙接过了秦孝公递给他的竹简,逐字认真的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,吾且尊官,与之分土。”

    甘龙的目光久久凝视着政令结尾的这句话,长吟一声说道:“君上,分土是否有些不妥。”

    “非也。”

    秦孝公摇着头解释道:“我秦国身处西垂之地,民不富,军不强,贤人稀少,无多少吸引大才之人之处,渠梁想了又想,除了许以重金与分土,再无其他方法可吸引贤才。”

    “可。”

    犹豫了一会,念及新君继位,必然抱有一展宏图之心,甘龙也不再反对。
    第(1/3)页